充分发挥国商专家委员智力优势 促推涉外审判队伍能力建设 ——民四庭成功举办2025年第1期“涉外审判讲坛”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 发布时间:2025-02-06开年第一课,新年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审判实务与理论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智力优势,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于1月17日举办2025年第一期“涉外审判讲坛”,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祥就“信用证与保函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作专题讲座。民四庭党支部书记、党务廉政专员刘慧卓主持,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干警、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各高级人民法院、中院和基层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庭干警以及15个地方国际商事法庭法官近3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
涉及信用证和独立保函案件的审理一直是涉外商事审判中的难点问题。高祥教授立足问题来源、法律适用、独立保函的认定、欺诈例外、协助执行通知书问题几个方面,通过分析中国法院信用证和保函案件的相关数据,说明了案件类型、审级分布以及地域分布等宏观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论述术语差异、规则冲突,剖析了信用证与保函案件在法律适用上的复杂性;通过对比保证保险与独立保函、赔偿函与保函等不同金融工具的异同,阐述了独立保函的独特法律属性及其认定标准。针对欺诈例外这一热点问题,高祥教授梳理了其历史发展脉络,Sztejn v. J Henry Schroder Banking Corp 案等经典案例,探讨了欺诈认定的标准、救济措施以及善意第三人的保护等关键要素,结合司法解释,对欺诈例外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进行了详细解读。此外,高祥教授还就协助执行通知书在信用证与保函案件中的使用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通过此次讲座,让审判人员对信用证和保函的法律性质、交易流程、适用范围、基本法律特征及国际规则等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收获颇丰!”“讲课紧扣审判实务,听了非常受益!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国际上关于信用证、保函等问题立法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英美法系等国家在审判实践中的观点和裁判思路。”“今天的授课非常及时,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信用证和保函司法解释的制定背景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规定、妥善审理相关案件具有重大帮助。”讲座结束后,北京、上海、湖北、苏州、青岛、长春、南京、无锡、南宁、厦门等地法院的法官积极予以反馈,对此次讲坛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学员们一致表示,高祥教授结合案例对信用证和保函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讲解,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为今后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裁判思路,对维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撰写人:王一斐 王瀚葳)